一、端午的记忆
“端午佳节到,艾叶粽飘香”,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,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,对于二年级的我来说,端午节最深刻的记忆就是和家人一起包粽子,那一片片清香的粽叶,那一粒粒饱满的糯米,还有那欢乐的氛围,至今都萦绕在我的心间。
记得那一天,我早早地就起了床,满心欢喜地跑到厨房,看着妈妈和奶奶熟练地准备着包粽子的材料,翠绿的粽叶散发着淡淡的清香,泡在水里的糯米颗颗晶莹剔透,还有那香甜的红枣,让人忍不住流口水,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开始包粽子了。
二、包粽子的乐趣
妈妈和奶奶开始教我包粽子,她们先把粽叶折成漏斗状,然后抓了一把糯米放进去,再放了一颗红枣,接着又抓了一些糯米把红枣盖住,最后用绳子把粽子绑紧,我在一旁认真地看着,心里默默地记着步骤。
终于轮到我了,我学着妈妈的样子,拿起一片粽叶,可是粽叶好像故意和我作对似的,怎么也折不好,妈妈笑着说:“别着急,慢慢来。”在妈妈的耐心指导下,我终于折出了一个漏斗状,接着我开始放糯米和红枣,可是糯米总是从粽叶缝里漏出来,急得我满头大汗,奶奶说:“别放太多糯米,要把粽叶包紧。”我按照奶奶的话去做,果然成功了,虽然我包的粽子奇形怪状的,但是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,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。
三、粽子里的爱
包完粽子后,妈妈把它们放进锅里煮,不一会儿,厨房里就弥漫着浓浓的粽香,我坐在餐桌前,焦急地等待着粽子出锅。
终于,粽子煮好了,妈妈把热气腾腾的粽子端到我面前,我迫不及待地剥开一个,咬了一口,那香甜的味道立刻在我的嘴里散开,我一边吃着粽子,一边听妈妈讲端午节的故事,妈妈说,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,人们在这一天包粽子、赛龙舟,就是为了表达对他的怀念和敬意,我听了,心里对屈原充满了敬佩之情。
四、端午的传承
从那以后,每年的端午节我都会和家人一起包粽子,我知道,包粽子不仅仅是一种活动,更是一种传承,它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,传承着家人之间的爱和温暖。
随着年龄的增长,我对端午节的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,它不仅让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,也让我明白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,在包粽子的过程中,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,有说有笑,共同完成一件事情,这种感觉是多么的幸福和美好。
五、粽香永流传
每当端午节来临,我都会想起二年级时和家人一起包粽子的情景,那欢乐的笑声,那浓浓的粽香,那温暖的亲情,都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,我相信,无论时光如何流转,端午节的粽香都将永远流传下去,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将永远传承下去,让我们一起珍惜这些美好的回忆,一起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吧!